最新消息內容
Blog Image




只要500萬日圓就能獲得經營管理簽證移居日本,享受高品質生活,此規定吸引相當多中國人。越多日本媒體披露,這些持有簽證的中國人根本沒有經營管理打算。

講談社旗下媒體FRIDAY指出,這些外國人移居的背後,有一群仲介主打日本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如醫療)以及優良的生活環境來吸引中國人。若要在美國取得類似的簽證,通常需要投入數千萬日圓的資金,因此相較之下,日本的條件被視為「價格低廉」。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今年4月初,在國會遞交政府答辯書:「我們了解到,有報導指出,持『經營・管理』在留資格在日本居留的外國富裕人士數量正在增加,其中也包含一些無法確認其實際營業活動的個案。」

這份主意書指出,針對「經營・管理」簽證的非法取得問題已成為嚴重課題,尤其是指出越來越多中國富裕階層為了能以低成本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會在日本設立公司,以取得該簽證並移居。

根據出入國管理統計,持有「經營・管理」簽證的在日外國人數,在過去10年間呈現快速成長,截至去年6月底,其中過半為中國人。
《產經新聞》指出:「中國富裕階層盯上『經營・管理簽證』漏洞,成立空殼公司藉此搭便車享受日本醫療」。報導指出,有來自中國的同鄉仲介人專門推銷移居日本的方式,會展示日本生活舒適的相關資料,並鼓勵申請「經營・管理簽證」。
《讀賣新聞》報導指出,經營・管理簽證『500萬日圓超划算』(約115萬元台幣),中國社群平台充斥著移居攻略…中產階層也逐漸定居。

據稱,在中國的SNS平台上,有大量貼文詳細說明如何藉由經營・管理簽證作為民宿業者身份來移居日本。
該簽證為外國人在日本設立公司所需的簽證之一,原本是為了促進外國人在日本創業而設立,近年也逐步放寬相關要件。
舉例來說,西山先生提到一個常見案例是「インネパ」(指尼泊爾人在日本開設印度料理店)這種類型。
一般的工作類簽證,其在留期間多為1年以上,但「經營・管理簽證」新設了幾個月的短期版本。
因此,西山表示,目前很多申請人會選擇先申請「短期4個月」,之後再提出在留期間延長許可申請。只要順利通過,便能再獲得1年居留時間,合計約可在日本停留16個月,這被認為是「能夠撐過的最低標準」。

申請「經營・管理簽證」雖需資本金500萬日圓(約115萬元台幣),也有像「雇用兩位全職員工、包含加入雇用保險」等其他要件,但外界普遍認為,只要能湊出500萬日圓就差不多可以過關,這也正是爭議的焦點。
西山先生指出,入管局審查這類申請時,會審查申請人是否有實際業務、是否有具體的營運計畫書、是否計畫補齊文件,以及該事業是否有可能持續營運一段時間等。
不過他也說,要符合這些要件的手續「其實很麻煩」。
在約400種在留資格中,「經營・管理」類型是所有就業簽證中審查時間最長的一類。

但他也補充,若能準備好可供說明的資料,審查通過「其實不難」。
他說:「目前應該已有許多外國人在日本設立公司,並以這種方式獲得16個月的在留資格了。」
因為,這種簽證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
舉例來說,即使自己沒有500萬日圓,也可能短期向同鄉朋友「借來湊數」,公司設立後再退還。這種做法就是所謂的「見せ金」(虛構資金,只是用來看的),就是制度漏洞之一。
另外,有的案例雖名義上是開餐廳,實際上卻是將多名尼泊爾人帶到日本,並安排工作場所,實質上是人力仲介公司。但一旦在更新在留資格時,被發現實際上根本沒在經營餐廳,那麼就不會獲得許可,只能離開日本。
問題在於,即便被迫離境,只要再次申請同樣的「經營・管理簽證」,仍然有可能再次來日。
西山說:「只要在前一次日本居留期間沒有違法記錄,即便實際上沒有經營活動,那段過往經歷,也不會對下一次申請造成影響。」

換句話說,每次審查都像是「從零開始」,因此這類簽證可以一再核發。
但制度上的漏洞還不止如此。
西山指出:「如果實際活動未持續90天,理論上會被取消在留資格;但入管局的工作人員實在太忙,除了性產業外,幾乎不會主動去查,只會在更新簽證時審核當下的情況。」

也就是說,只要在更新的時候「表面裝得像」就可以。
至於這樣的情況是否會有所改變,西山認為:將來可能會大幅調整。
原因在於,日本也打算參考美國的電子旅行授權制度ESTA,「一旦JESTA上線,入管審查人員會大量被精簡,人力將轉向實際稽查與審核。」
目前針對「經營・管理簽證」的各種制度漏洞,批評聲音不斷。
雖然首相石破強調「當局正在妥善處理」,但出入國管理的制度與執行上的「漏洞」究竟何時才能真正補上,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日本,不只是遠方的國度,它可以是你夢想起飛的起點。
📞 一起實現夢想,現在就出發!
令和國際行政書士法務事務所
電話:03-3750-059(24小時服務)
電郵:linghe6666@gmail.com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1號
——您值得信賴的日本商務夥伴!